草莓是大家都喜愛的水果,屬草本植物,是多年生的,可以種在院子裏,可以種植陽台上,也可以種在花盆裏。在家裏種上幾盆盆栽草莓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,下面農夫哥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盆栽草莓的小技巧,讓你清楚地了解怎麼種草莓盆栽。
草莓種植一般都是先在一個穴盤裏培育小苗,當草莓的小苗長出3~5片真葉的時候,就可以準備進行移栽了。室溫在18度左右的情況下,室內盆栽草莓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,但以春季或者秋季移栽的成活率為最高。尤其是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移栽的草莓最容易成活,上盆後很快就能恢復生長,第二年的春季就可以結果了。
在移栽之前首先要做好如下幾項準備工作——
一、選盆
由於草莓的根系較淺而且比較發達,所以最好選用透氣性能良好的桶式瓦盆栽植,如果種在自然樸素的陶罐或瓦罐中則會更加漂亮。盆或罐的大小應根據具體需要而定,放在室內或陽台的可選口徑為20~30厘米左右的盆或罐,若是用於道路或花壇擺放則可選用較大的盆或罐。
二、選土
盆栽草莓的培養土以腐殖質含量較高的中性砂質土壤為最佳,保水和疏水性能都要良好。你可以到附近的花店裏購買現成的培養土,也可以自己調製培養土。用充分腐熟的堆肥3份、菜園土4份和河沙5份,再加上少量腐熟的餅肥和雞糞充分混合均勻,碾細過篩即可。
三、品種
家庭盆栽草莓以ELAN、保爾、攀援AR、攀援H和塞娃等四季品種為佳,也可以選用日系的奶油草莓章姬或紅顏等一季品種。觀賞性能較好的理想品種還有四季草莓、歐洲四季紅和寶交早生等,這些草莓株形開張、花型好、花期長、自花結實、果大色艷而且適應性強。
四、移栽方法
了解上述知識並做好準備工作以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移栽草莓了——
1、上盆移栽前用瓦片或鵝卵石把排水孔蓋好,上面再加上一層河沙,這樣既有利於排水透氣,又不會漏掉培養土。
2、選擇根系良好的壯苗,起苗時要儘量多帶土,剪去受損傷的根,然後將老葉片及匍匐莖去掉,留下2~3片小葉。
3、草莓苗處理好以後就可以栽入花盆了,口徑為20~30厘米左右的盆或罐移入2~3株苗就可以了,比較大的盆或罐可以多移入幾株。
4、栽植時要使弓背朝外,並使其根系均勻分佈,莖稈直立。然後把準備好的培養土倒入盆里,填培養土時使苗心基部與土表面平齊,以不露根、不埋心為原則。若栽植過深,埋沒苗心,易導致幼苗腐爛;若栽植過淺,則新芽外露,易乾枯。
5、培養土填好以後稍稍壓實整平即可,為澆水方便,覆土時應留出3~4厘米的沿口。
6、上盆後澆透水,待水滲下後輕輕將苗向上提一下,以使根和培養土結合緊密,並把花盆放在半陰處3~5天,保持盆土濕潤,當正常生長後再移到光線充足處。
等到草莓苗恢復正常的生長以後,我們要做的就是後期的管理工作了——
五、肥水管理
四季草莓1年多次開花結果,營養消耗多,要加強養分補充。其它品種的草莓也要及時澆水和追肥,因為草莓喜歡濕潤的環境和養分充足的土壤,而花盆的容積有限,能貯存的養分和水分不多。
澆水應因季節而定,早春與晚秋應在午後4點後澆,以小水勤澆和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。在果實速長期和成熟期的需水量最大,更要勤澆水,但也不能有積水,以防爛根。
室外盆栽,夏天為防止乾死,最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。澆水時,應事先將水曬暖再用,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來水澆灌。
肥料直接影響着盆栽的生長結果,追肥應本着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,平均每周施一次,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施濃肥和生肥。可以去花卉市場購買一些瓶裝的營養液進行施肥。
六、日常管理
1、光照:草莓喜歡充足的光照,每天最好能有半天以上的光照時間,平時宜擺置於陽光充足且通風良好的地方。
2、修剪:盆栽草莓要及時除去多餘的匍匐莖、老葉和病葉,以減少養分的消耗,這樣才能提高盆栽草莓的結果質量。
3、黃葉:有時可能會發現植株有黃葉子,但是不要擔心,只要摘除就可以了。冬天可以一直保留黃葉子,直到來年春季有新葉子長出後,再摘除死掉的黃葉子。
4、整形:可利用鐵絲或竹籤等做成不同形狀的果架,放入花盆將果穗架起,這樣能促使果穗通風透光,讓果實着色均勻,還能防止泥土污染果實並減少病蟲危害。也可利用匍匐莖按着盆景藝術原則進行造型,提高其觀賞價值。
5、防病:要採用相應的措施防治草莓的病害和蟲害。
七、花期管理
草莓開花時別忘了給草莓施肥,否則結出的果實會很瘦小的。
在草莓開花結果的同時會伸出長長的爬行莖,並在爬行莖上直接長出草莓苗來,爬行莖的下面都有根,這時可以連着爬行莖將草莓苗種在泥土裏,一個多月後等到它的根已深入泥土就可以將長長的莖剪斷,成為一顆獨立的新草莓苗。
花期還要注意及時摘除植株的藤蔓(爬行莖),這樣也有利於草莓的結果。
八、結果期管理
1、草莓長出青色果實時再施一次菜籽餅肥,這樣結出的草莓不但大還很甜。
2、當草莓結果的時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離開,可以選一個多用途花盆,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鋪上一層石頭,這樣在澆水的時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濺到草莓上了。
3、草莓結果以後,澆水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把草莓果實弄濕,一旦被水濺濕就容易腐爛。
等草莓個頭長到鵪鶉蛋大小的時候就可以採下來吃了,吃完不要拔掉草莓苗啊,明年還會接着繼續結草莓的。
草莓種植一般都是先在一個穴盤裏培育小苗,當草莓的小苗長出3~5片真葉的時候,就可以準備進行移栽了。室溫在18度左右的情況下,室內盆栽草莓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,但以春季或者秋季移栽的成活率為最高。尤其是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移栽的草莓最容易成活,上盆後很快就能恢復生長,第二年的春季就可以結果了。
在移栽之前首先要做好如下幾項準備工作——
一、選盆
由於草莓的根系較淺而且比較發達,所以最好選用透氣性能良好的桶式瓦盆栽植,如果種在自然樸素的陶罐或瓦罐中則會更加漂亮。盆或罐的大小應根據具體需要而定,放在室內或陽台的可選口徑為20~30厘米左右的盆或罐,若是用於道路或花壇擺放則可選用較大的盆或罐。
二、選土
盆栽草莓的培養土以腐殖質含量較高的中性砂質土壤為最佳,保水和疏水性能都要良好。你可以到附近的花店裏購買現成的培養土,也可以自己調製培養土。用充分腐熟的堆肥3份、菜園土4份和河沙5份,再加上少量腐熟的餅肥和雞糞充分混合均勻,碾細過篩即可。
三、品種
家庭盆栽草莓以ELAN、保爾、攀援AR、攀援H和塞娃等四季品種為佳,也可以選用日系的奶油草莓章姬或紅顏等一季品種。觀賞性能較好的理想品種還有四季草莓、歐洲四季紅和寶交早生等,這些草莓株形開張、花型好、花期長、自花結實、果大色艷而且適應性強。
四、移栽方法
了解上述知識並做好準備工作以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移栽草莓了——
1、上盆移栽前用瓦片或鵝卵石把排水孔蓋好,上面再加上一層河沙,這樣既有利於排水透氣,又不會漏掉培養土。
2、選擇根系良好的壯苗,起苗時要儘量多帶土,剪去受損傷的根,然後將老葉片及匍匐莖去掉,留下2~3片小葉。
3、草莓苗處理好以後就可以栽入花盆了,口徑為20~30厘米左右的盆或罐移入2~3株苗就可以了,比較大的盆或罐可以多移入幾株。
4、栽植時要使弓背朝外,並使其根系均勻分佈,莖稈直立。然後把準備好的培養土倒入盆里,填培養土時使苗心基部與土表面平齊,以不露根、不埋心為原則。若栽植過深,埋沒苗心,易導致幼苗腐爛;若栽植過淺,則新芽外露,易乾枯。
5、培養土填好以後稍稍壓實整平即可,為澆水方便,覆土時應留出3~4厘米的沿口。
6、上盆後澆透水,待水滲下後輕輕將苗向上提一下,以使根和培養土結合緊密,並把花盆放在半陰處3~5天,保持盆土濕潤,當正常生長後再移到光線充足處。
等到草莓苗恢復正常的生長以後,我們要做的就是後期的管理工作了——
五、肥水管理
四季草莓1年多次開花結果,營養消耗多,要加強養分補充。其它品種的草莓也要及時澆水和追肥,因為草莓喜歡濕潤的環境和養分充足的土壤,而花盆的容積有限,能貯存的養分和水分不多。
澆水應因季節而定,早春與晚秋應在午後4點後澆,以小水勤澆和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。在果實速長期和成熟期的需水量最大,更要勤澆水,但也不能有積水,以防爛根。
室外盆栽,夏天為防止乾死,最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。澆水時,應事先將水曬暖再用,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來水澆灌。
肥料直接影響着盆栽的生長結果,追肥應本着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,平均每周施一次,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施濃肥和生肥。可以去花卉市場購買一些瓶裝的營養液進行施肥。
六、日常管理
1、光照:草莓喜歡充足的光照,每天最好能有半天以上的光照時間,平時宜擺置於陽光充足且通風良好的地方。
2、修剪:盆栽草莓要及時除去多餘的匍匐莖、老葉和病葉,以減少養分的消耗,這樣才能提高盆栽草莓的結果質量。
3、黃葉:有時可能會發現植株有黃葉子,但是不要擔心,只要摘除就可以了。冬天可以一直保留黃葉子,直到來年春季有新葉子長出後,再摘除死掉的黃葉子。
4、整形:可利用鐵絲或竹籤等做成不同形狀的果架,放入花盆將果穗架起,這樣能促使果穗通風透光,讓果實着色均勻,還能防止泥土污染果實並減少病蟲危害。也可利用匍匐莖按着盆景藝術原則進行造型,提高其觀賞價值。
5、防病:要採用相應的措施防治草莓的病害和蟲害。
七、花期管理
草莓開花時別忘了給草莓施肥,否則結出的果實會很瘦小的。
在草莓開花結果的同時會伸出長長的爬行莖,並在爬行莖上直接長出草莓苗來,爬行莖的下面都有根,這時可以連着爬行莖將草莓苗種在泥土裏,一個多月後等到它的根已深入泥土就可以將長長的莖剪斷,成為一顆獨立的新草莓苗。
花期還要注意及時摘除植株的藤蔓(爬行莖),這樣也有利於草莓的結果。
八、結果期管理
1、草莓長出青色果實時再施一次菜籽餅肥,這樣結出的草莓不但大還很甜。
2、當草莓結果的時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離開,可以選一個多用途花盆,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鋪上一層石頭,這樣在澆水的時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濺到草莓上了。
3、草莓結果以後,澆水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把草莓果實弄濕,一旦被水濺濕就容易腐爛。
等草莓個頭長到鵪鶉蛋大小的時候就可以採下來吃了,吃完不要拔掉草莓苗啊,明年還會接着繼續結草莓的。
评论
发表评论